一、固化/穩定化技術
技術原理:通過向污染土壤中添加自主研發的固化穩定化藥劑,使藥劑與土壤中的污染物發生物理、化學作用,從而將污染物固定在土壤中或者將有毒的污染物處理成為無毒(低毒)的物質,達到降低污染物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目的,由此實現對污染土壤的無害化處理。
適用范圍:鎘、汞、鉛、鉻、鋅、銅、鎳、砷等重金屬和類金屬污染的土壤、廢渣、污泥、飛灰等。
技術特點:適用范圍廣,處理效率高,修復效果長期有效,處理成本低,藥劑安全。
圖1 固化/穩定化技術
二、土壤淋洗技術
技術原理:土壤淋洗技術是指將可促進土壤污染物溶解或遷移的化學溶劑注入受污染土壤中,從而將污染物從土壤中溶解、分離出來并進行處理的技術。首先將預處理后的污染土壤添加淋洗液投入至淋洗設備進行深度洗滌,接著通過固液分離等手段,分離并安全化處理含有污染物的淋洗液,達到清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最后將修復達標后的土壤回填或他用。
適用范圍:可用于重金屬、多氯聯苯、多環芳烴等類污染土壤。
技術特點:土壤污染物可徹底去除,修復效果穩定,且不改變土壤原有用途;設備模塊化設計,可移動性強;洗脫廢液量少,操作簡單;環境友好,藥劑安全環保,對環境無二次污染。
圖2 土壤淋洗技術
三、原位電流加熱熱脫附技術
技術原理:原位電流加熱熱脫附技術是利用土壤和地下水的天然導電性,通過電流對土壤和地下水加熱,從而加熱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改變污染物的物化性質,使污染物從土壤和地下水中脫附氣化,進而從土壤和地下水中去除。
適用范圍:能夠原位快速去除場地內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的含氯/不含氯的揮發性有機物、重油中的揮發性有機物以及燃油等其他非水相液體。
技術特點:該技術不需要開挖污染土壤,可以永久性去除污染物,具有操作性強、運行管理便捷、二次污染風險小等優點;使用電阻加熱技術可以均勻的加熱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其能源利用效率高達80%以上且不會產生環境風險。
圖3 原位電流加熱熱脫附技術
四、異位熱脫附技術
技術原理:根據加熱方式不同,可以分為直接熱脫附技術和間接熱脫附技術。通過直接或間接加熱,將污染土壤加熱至目標污染物的沸點以上,接著控制熱脫附室內溫度和物料停留時間確保污染物氣化揮發,從而使污染物與土壤顆粒得以分離、去除。
適用范圍:適用于揮發性、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石油烴、農藥、多環芳烴、多氯聯苯和汞等)的修復。
技術特點:應用范圍廣泛,能夠處理所有的有機物和部分無機物;
實現高效傳熱及傳質,能量利用效率高,可以徹底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熱脫附系統采用模塊化、集成化及智能化的設計,增加了設備的緊湊性,設備占地面積小,且安裝調試周期較原位加熱處理技術周期短。
圖4 異位熱脫附技術
五、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
技術原理:向土壤中添加氧化劑或還原劑,通過氧化或還原作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轉化為無毒或相對毒性較小的物質。
適用范圍:化學氧化技術可處理石油烴、BTEX(苯、甲苯、乙苯、二甲苯)、酚類、MTBE(甲基叔丁基醚)、含氯有機溶劑、多環芳烴、農藥等大部分有機物;化學還原技術可處理重金屬類(如六價鉻)和氯代有機物等。
技術特點:化學反應速度快、修復時間短(幾周至幾個月);反應強度大,可有效處理某些難以用其他方法處理的有機物污染。
圖5 異位化學氧化/還原技術
六、原位注入技術
技術原理:使用注入設備將高效藥劑注入地下,通過化學藥劑與污染物之間的物理化學作用,降低污染物質的遷移性,使污染物毒性降低或變成無毒性的一種方法。
適用范圍:有機污染物(氯/乙烯、氯/乙烷、苯系物、多環芳烴、酚類、自由氰化物、鄰苯二甲酸鹽等),重金屬六價鉻等。
技術特點:二次污染輕、采用集成化的注入控制系統、成本低;修復效果好、周期短;在多個大型修復工程中得以應用、效果良好。
圖6 原位注入技術
七、多相抽提技術
技術原理:通過真空泵抽氣使井內產生高真空度,可同時抽提井內的土壤氣體、地下水以及可能存在的浮油層,并可同時降低包氣帶、毛細管帶及飽水帶內的揮發及半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濃度。
適用范圍:苯系物、多環芳烴和石油烴類有機污染物。
技術特點:適用于各種條件的地質狀況,機具設備較容易獲得;可同時對土壤和地下水進行修復,修復周期較短。
圖7 多相抽提技術
八、柔性垂直防滲技術
技術原理:柔性垂直屏障技術采用專有安裝技術將柔性HDPE土工膜垂直插入天然相對不透水層同時利用專用密封材料于HDPE膜連接處進行止水密封,從而形成對污染場地風險管控的一種新型高效垂直屏障技術。
適用范圍:各種污染場地的生態修復,地下水源及生態保護,污染源的污染阻隔與治理。
技術特點:防滲性能優越,HDPE土工膜的滲透系數為1.0×10-12cm/s;連續性好、抗化學性能強、使用壽命長。
圖8 柔性垂直防滲技術